幻灯四
幻灯三
幻灯二
幻灯一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>主页 > 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

 
二维码

 

烤鸭

吃烤鸭,焖炉挂炉傻傻分不清楚

一句“不到长城非好汉,不吃烤鸭真遗憾。”的广告语,让品尝烤鸭成为了来北京旅游的“必选项目”。北京烤鸭按照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“焖炉烤鸭”和“挂炉烤鸭”两大流派,如今的代表分别是便宜坊(焖炉)和全聚德(挂炉)。那么两大流派各有什么特点?

  • 便宜坊

    便宜坊

    便宜坊始创于1416年,从一个南方人搭起的一间摊档起步,经过数十代人的传承,逐渐扬名京城,是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餐饮企业。历经600余年的发展,便宜坊形成了以北京填鸭为原料,以焖炉烤鸭为龙头产品,以鲁菜为基础的菜品特色。

  • 全聚德

    全聚德

    全聚德始创于1864年。百余年来,全聚德菜品不断创新发展,先后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、政要光临这里品尝,全聚德也成为传播中华民族饮食文化,促进中外友谊、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。

 

烤肉

这才是吃烤肉正确的姿势

在北京城内,素有“南宛北季”之说,指的是历史上在南城宣内大街的“烤肉宛”和后海的“烤肉季”。这两家馆子主要经营烧烤,不同的是,南宛烤牛肉,而北季烤的是羊肉。什么!听说吃烤肉还分“文吃”和“武吃”,那么哪种才是吃烤肉正确的姿势?

  • 烤肉宛

    烤肉宛

    烤肉是具有北京特色的风味菜品,是将切好的牛、羊肉片腌渍后,置于一种特制的圆形铁盘上(又称“炙子”)烤制而成。烤肉宛始创于1686年,以烤牛肉起家,与同样创建于清代的烤肉季合称“南宛北季”,“南宛”即烤肉宛。

  • 烤肉季

    烤肉季

    烤肉季始创于 1848 年,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什刹海边,“地安门外赏荷时,树里红莲映碧池。好似天香楼上座,酒醉人阑语丝丝”即是对烤肉季的真实写照。烤肉季主营北京烤肉和清真炒菜,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烤羊肉。

 

都叫顺儿

这些饭庄都叫“顺”

“东来西去又一顺,南行北往只二家。”在北京,东来顺的涮肉是一绝,为“东派”;西来顺的清真小炒肉独树一帜,为“西派”;南来顺饭庄以爆、烤、涮等烹饪特色闻名京城,其小吃宴更是精美绝伦,独领风骚;又一顺则是将东派菜的烧、烤、涮和西派菜的精美、华贵小炒以及各地名小吃集于一店,自成一体。

  • 东来顺

    东来顺

    东来顺始创于 1903 年。经过几代厨师博采众家之长,苦心钻研羊肉菜品的制作技艺,东来顺在爆、烤、涮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出一套具有独家风味的熘、炸、扒、炒等烹调技法,经营的菜品日益精美。

  • 西来顺

    西来顺

    1930年,在时任北平商会会长冷家骥的首倡下,西来顺在号称“食馆一条街”的西长安街上开张。西来顺开业不久,声誉就与东来顺并驾齐驱,以致当时的北平有“东来顺及西来顺,羊肉专家谁与竞”的说法。

  • 南来顺

    南来顺

    南来顺饭庄是有着近70年历史的京华老字号,以爆、烤、涮等烹饪特色闻名京城,其小吃宴更是精美绝伦,独领风骚。北京清真饭馆有“老三顺”,南城南来顺,小吃荟萃,传统风味,品种齐全,做工地道,价廉物美,百姓喜欢。

  • 又一顺

    又一顺

    1948年建店的又一顺在老字号扎堆的京城,又一顺算不上历史最悠久,但其却是第一家将清真华丽的小炒和传统清真烹饪的爆、烤、涮融为一体经营的老字号,可谓独树一帜。

 

早点

听说包子和炒肝更配哦

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天之计在于晨。早饭有多重要,不用说大家也知道。在北京,什么美食可以让你抛弃暖被窝,拒绝回笼觉?小编的回答是:包子配炒肝,卤煮搭火烧。

  • 天兴居

    天兴居

    明明是肥肠多肝片少为啥偏偏叫炒肝?老北京人都习惯手托碗底,嘴唇沿着碗边转圈喝,借助空气降低温度,连汁带肠吸溜进去,慢慢咀嚼出食材香味,加上蒜的配合,一说话一喷气,那叫一个爽口!

  • 小肠陈

    小肠陈

    小肠陈始创于1886年,创始人陈兆恩、陈世荣父子曾沿街摆摊卖过苏造肉,后出售卤煮小肠。第三代传人陈玉田将卤煮小肠做得更加地道,加之待人和气、童叟无欺,得到了食客们的认可,其卤煮摊被称为“小肠陈”。

  • 庆丰包子铺

    庆丰包子铺

    庆丰包子之于北京,代表了一座城市对美食的执念。庆丰包子之于来北京旅游的人,也成了到京必尝的一种小吃,甚至不吃上一口庆丰包子铺的包子,这趟旅行就称不上完美。

 

小吃店

尝过这些,才叫真的来过北京!

“三大钱儿买好花,切糕鬼腿闹喳喳,清晨一碗甜浆粥,才吃茶汤又面茶;凉果糕炸甜耳朵,吊炉烧饼艾窝窝,叉子火烧刚卖得,又听硬面叫饽饽;烧麦馄饨列满盘,新添挂粉好汤圆……” ——清代《都门竹枝词》。老北京的小吃就是让人回味,边吃还能边听故事,一种小吃就是一个故事。

  • 隆福寺小吃

    隆福寺小吃

    隆福寺小吃起源于隆福寺庙前的小吃市场。隆福寺庙会上的小吃,也因物美质高、品种齐全而誉满京城。

  • 护国寺小吃

    护国寺小吃

    护国寺小吃店创建于1956年,是在护国寺庙会小吃的基础上,结合宫廷小吃和民间小吃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。

  • 锦芳小吃

    锦芳小吃

    锦芳回民小吃原名“荣祥成”,是山东德州人满乐亭于1926年在崇文门外大街路东创建的小吃店,其主营的清真京味小吃做工精细,用料讲究,深受京城百姓的喜爱。

  • 奶酪魏

    奶酪魏

    奶酪魏的创始人是魏鸿臣。相传他是从宫廷里的御厨那里学来了制作奶酪的手艺,并在学成后在前门大栅栏戏园子门口设摊售卖。

 

爆肚

又脆又鲜 不油不腻

爆肚又脆又鲜,不油不腻,据说还可治胃病。吃爆肚的人如会喝酒,总要喝二两,喝完酒,吃两个刚出炉的烧饼,确实是一大快事。所以老北京都喜欢吃爆肚,特别是农历立秋之后,北京人讲究“吃秋”,就有“要吃秋,有爆肚”之说。

  • 东兴顺爆肚张

    东兴顺爆肚张

    提起什刹海,就不能不说到这地界上的爆肚张。位于前海东沿17号的爆肚张,已有百十多年的历史了,现已薪火相传到第四代传人——张子安。

  • 爆肚冯

    爆肚冯

    创自清光绪年间的百年老店“爆肚冯”经过三代传承与创新,以其爆肚脆嫩、作料爽口为人称道。每天来店里吃饭的顾客里,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和老北京差不多各占一半。

  • 老门框爆肚

    老门框爆肚

    老门框爆肚的前身是山东人任满于1910年在北京大栅栏门框胡同开设的小摊儿——“任记爆肚”。任满为人憨厚老实,做生意讲究货真价实,加之一手精湛的爆肚火候把控绝活及独特的爆肚配料,渐渐受到了众多食客的青睐。

 

喝点儿

有一种酸爽叫“豆汁儿配焦圈儿”

有这样一种说法,看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,给他一碗豆汁就知道了,对那奇异的酸爽味道甘之如饴,还沿着碗边吸溜着喝下去,便是一种身份的证明。当然,如果你接受不了豆汁,那么来一碗香甜的茶汤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  • 锦馨豆汁

    锦馨豆汁

    喝豆汁儿有讲究,要配碟切成细丝的辣咸菜,再配一两个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,焦圈掰碎了放在豆汁儿里,豆汁儿还得趁热喝。

  • 茶汤李

    茶汤李

    北京天桥茶汤李历史悠久,是老北京地区传统风味小吃。茶汤味甜香醇,色泽杏黄,味道细腻耐品。茶汤是北京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,源与蒙古族的油茶。虽然名字里带茶,但和茶叶没有什么关系。

 

北京风味

历史悠久的京味老字号

北京许多老字号餐馆的发家都与历史传说有关。相传“柳泉居”三字,原是明朝奸相严嵩的落魄之作;相传都一处烧麦馆的命名就和清朝的乾隆皇帝有关;相传砂锅居也开业于清朝的乾隆年间。老字号饭庄初兴的最大因素在其制作精湛,口味独特。北京老字号餐馆不仅是一个个食品店,更见证着历史的变迁,它蕴涵着传统文化的无形资产。

  • 柳泉居

    柳泉居

    柳泉居饭庄始创于1567年,是北京著名的“八大居”之一。柳泉居初建时,店址在护国寺西口路东,因院内有一株大柳树和一口甜水井而得名。

  • 都一处

    都一处

    1738年,都一处烧麦馆在北京前门外大街路东、鲜鱼口南开业。起初店铺只是一个芦席棚,以售卖酒和小菜为主,后于1742年盖起一栋带门面的小楼。

  • 砂锅居

    砂锅居

    砂锅居始创于1741年,最早以经营砂锅白肉起家。砂锅居的师傅们将白煮的肉因材施艺,烹制出菜式丰富的“宴席菜”,有“名震京都三百载,味压华北白肉香”的赞誉。

 

京城鲁味

鲁菜的灵魂都藏在这些老字号馆子里

葱烧海参、糟熘鱼片、九转大肠……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,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型菜系。老北京的饭店讲究用山东厨师,过去提到了席面就不得不提鲁菜。

  • 丰泽园

    丰泽园

    丰泽园是一家以鲁菜著称的老字号。自1930年开业始,丰泽园的名号日益响亮,以至于当年有民谣:“抓药同仁堂,酱菜六必居,穿鞋内联升,吃菜丰泽园。”

  • 惠丰堂

    惠丰堂

    1858 年,惠丰堂于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街一座四合院内开业。“惠丰”取“惠济宾朋,丰己足人”之意。过去饭庄取名很有讲究,能称为“堂”的,一般是规模较大的店铺。

  • 庆云楼

    庆云楼

    庆云楼是北京较早的高档鲁菜酒楼,始创于 1820 年,坐落于烟袋斜街内。庆云楼一度名噪京华,成为达官显贵、文人雅士聚会之所。

  • 同和居

    同和居

    同和居饭庄始创于 1822 年。开业之初,常以客为便,使其有“宾至如归”的感觉,便取“同怀和悦”之意,将饭庄定名为“同和居”。